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春秋初期打仗要讲“武德”?令人忍俊不禁的“文明作战”

提起打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腥风血雨、血流成河的画面,为求胜利不择手段,机关算尽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在礼乐尚未崩坏的春秋初期,各诸侯国都信奉着“文明作战”的信条。“礼仪第一,胜负第二”这句话便是当时诸侯国们的写照。

古人对打仗的礼仪极其讲究,故当时的战争也相对地和平一些。

若诸侯国想发动战争,是需要完成众多繁复的步骤。首先,他们要想出一个冠冕堂皇、出师有名的理由,因为贸然出兵会被认为违反仁义,从而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唾弃和讨伐。假如成功通过第一步,其次便要向对手“预约”,即下战书,商讨交战的时间和地点,不能无缘无故便向对方来一个出其不意的突袭。当中打仗的地点必须在两国交界的野外,且双方的兵力也要相同。此外,战书的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谦逊恭谨,否则对方便会觉得你是野蛮人,不愿搭理你,更遑论与你战斗了。面对别国送来战书的使者,各国都要举办宴会款待,宴会上一定要有奏乐和赋诗,而作为客人的使者也要回谢。战争的时间受以下的规条限制:

《司马法  仁本》:“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

意思是指假若敌国出现国丧,即国君去逝,全国陷入悲伤之中,以及敌国出现自然灾害如旱灾、地震等,全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另一方便不能趁火打劫去进攻,以示自己是爱护敌国的民众。

最后,即使你排除万难,时间地点等细节都谈妥,这也不代表能在相约的那一刻开打。例如两国相约在九点开打,但对手可能“塞车”迟到,九点半才抵达战场,你还需要等待对方摆好阵势。

摆好阵势后,双方要再一次确认准备工作是否至善至美。这时候,你不单止要检查自己一方是否准备妥当,还要看看对方是否同样准备妥当。

好了,万事俱备,开始打……鼓。所谓“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当时各诸侯国十分重视仪式感,所谓“不鼓不成列”(《左传》),没有鼓声,双方的战队是不会向前走的。假若在鸣鼓前进期间,主帅发现队伍不整齐,便会停下来重整阵形,然后才继续前进。

在《左传 子鱼论战》中的泓水之战就是表现出“君子战争”的佼佼者。

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欲称霸中原,率军与楚军决战于泓水。当时宋军已在泓水以北列好阵势,而楚国还在渡河,于是宋国的大司马(职掌军事的官员)公孙固便建议宋襄公趁楚军在渡河期间突袭,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宋襄公拒绝了:“打仗怎能犯规作弊呢?偷袭不符合战争规则啊!”

等到楚军全部渡河,并开始列阵,这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趁楚军还在列阵准备之际发动攻击,宋襄公再次拒绝。等到楚军一切都准备好后,宋襄公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宋军最终大败而回,宋襄公的大腿亦受到严重的箭伤,第二年便伤重不治死了。

另外,战争的过程亦受严格的限制,双方必须循规蹈矩。

昭公二十一年,宋国的公子城与华豹不和。一次,二人的战车狭路相逢,不期而遇。华豹便向公子城射了一箭,不料射失。当华豹打算再射一箭时,公子城大喊道:“不更射为鄙!”意思是指按照规矩,双方各射一箭,你射完一箭,现在轮到我了。不守规则的人太卑鄙了!华豹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放下弓箭,等待公子城射自己。最后华豹被公子城一箭射死。

如果一方在打仗期间见大势而去,准备撤退,另一方一般不会乘胜追击,但若果你坚持想“攞番个彩”,一尝追击手下败将的滋味,那你也可以追,但即便追击,也有礼数限制:“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司马法 仁本》)对于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能追超过一百步;对于追踪主动撤退的敌人,则不能追超过九十里,以示礼让。

那么,那些被捉到的敌人又怎么办?

第一种当然就是被俘,但是在捉俘虏时要遵守“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的原则,即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和不俘虏敌军老兵。一般的战士看到战场上奄奄一息或有白发的敌人时,大多都会“趁佢病攞佢命”,为其补上最后一刀。然而在当时,看到受伤失去战斗能力的敌人时,你是要抱着仁义之心,将其营救回来包扎疗伤;看到有白发的敌人时,是需要放他离开的,因为有白头发代表年纪大,要以礼待之。此外还要讲求“存亡国,继绝世”(《史记》),意思是不能把他们“赶尽杀绝”,把人家国家的延嗣命脉弄断。所以,战争中存活下来的敌军会受到尊贵的对待,即使你将人家主帅捉来,亦需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并最多只能给他“口头上的警告和教训”,使他心悦诚服,变得恭恭敬敬,不敢再冒犯你。

第二种便是与敌军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鲁宣公十二年,晋国和楚国爆发邲之战,双方厮杀一阵后,晋军节节败退,并准备撤退,而楚军则在后面追。一名晋国士兵的战车陷入了泥坑之中,进退两难。这时候,本想“打落水狗”的楚军竟在后面开始指导晋国士兵如何脱困:“要把战车前的扃拆掉!”晋国士兵照做后,战车果然成功地拉出泥坑,再次奔驰起来。可没跑多远,拉车的马已经疲惫不堪,跑不动了,于是热心的楚国人再一次跑上前,说到:“跑不动就把战车上没用的东西扔掉啊!再将战车上的旌旗除下横放来减少风的阻力!”这样做之后,战车再次启动。

脱离险境后,那个晋国士兵回头向楚国人道谢:“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说,“我真是太笨了,连逃跑都不会。你们楚国真是大国,还是你们经验丰富,谢谢啦!”(《左传》)

以现在的角度看春秋初期的“君子战争”,定必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议。然而这些规则也并不荒谬,毕竟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是这样,如果不遵守规则和礼的规范,便会受到天下人的鄙视。这种“点到即止”的战斗却伴随着周室王命不行,礼崩乐坏而不复存在。诸侯们都明白到守礼所得到的美名都是虚无的,对自己毫无益处,相反只有吞并土地才能成就一番霸业。于是,各国为求胜利,不择手段,战争由此变得越来越残酷、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