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年轻时的李忱是怎样的?为什么宦官们要拥立他为帝?

李忱,即唐宣宗,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他为什么会被宦官马元贽等人拥立称帝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正月三日,唐武宗因为病情恶化不能上朝了,宰相李德裕和百官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在晚唐,天子出了问题,新天子基本都是由宦官挑定人选。这就是晚唐宦官乱政现象。当时的左军中尉马元贽和内侍宦官仇公武紧急磋商之后,秘密敲定了新天子的人选。

而李德裕却无计可施。在不安中等待了许多天,终于禁中发布的一道“天子”诏书:因皇子年幼,储君必须另行物色德才兼备之人,可立光王李怡为皇太叔,改名李忱,即日起全权负责一切军国大事。很显然,这道诏书出自宦官手中,因为光王是众所周知的“傻子”。

诏书发布的当天,皇太叔李忱就在宫中接见了文武百官。三天后,亦即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唐武宗李炎驾崩,享年三十三岁。二十六日,李忱即位,是为唐宣宗。

此时的李忱,已经三十七岁了,自从代宗之后,唐帝国已经百年没有中年即位的天子了,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年长的天子比起幼年天子好多了。当李忱坐上了当时天下最权贵的天子之位后,人们立刻发现他变了,他不再是是一个好控制的“傻子”,而是一个头脑清明,心机城府颇深,乾纲独断的霸气天子!四月初一,新天子李忱开始正式治理朝政。第二天,他就罢了李德裕的相职,外放为荆南。这一刻来的这么快,满朝文武都感到了意外,包括李德裕自己。“傻子”的华丽转身惊艳了了所有人。

那么,光王是怎么被宦官选中的而登基为帝的呢?

在他登基之前,整整三十七年里,他一直被认为是傻子,他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是武宗的皇叔。但是他是庶子,他母亲是一位身份低贱的宫女,入宫前还是镇海节度使李琦的小妾。就是说,她就是宪宗皇帝平定镇海时获取的一件战利品。由于母亲没有身份,所以幼年的李忱和他兄弟的待遇就不可同日而语,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长大,就显得呆滞,木讷。宪宗的子嗣们聚集,光王李忱往往就是一言不发,没有表情。这样,人们就猜测他可能是一位傻子,而变成这样的原因,一是因为小时候孤僻,二是因为一次惊吓有关。那是在唐穆宗年间,光王入宫谒见穆宗生母懿安太后,不料刚好撞上宫人行刺,虽然这个突发事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此以后,光王就显得更加沉默寡言。就是这样,人们认为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家伙这回肯定是彻底吓傻了。

此后,在光王出现的场合,他就成为了人们取笑和捉弄的对象。有一次,文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可这个光叔始终像一根木头,愣是一句话也没有,甚至连嘴角都纹丝不动。见此情景,文宗不禁笑得前仰后合,众人也随之哄堂大笑。

此时,却有一个人突然止住了笑声,目光死死的盯住光王,额头出现了冷汗。他就是李炎,后来的唐武宗。李炎刚才还是戏弄光王最起劲的一个,可现在他却死死盯着这个面无表情的光王,心里飞快地掠过一个念头——一个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如果不是愚不可及,就是深不可测。他觉得光王是后者。武宗登基之后,这种感觉更深,他觉得光王内心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任何人所知的东西。这种感觉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天子就不能不做一些动作了。随后不久,种种意外事故就频频降临到光王身上,要么是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突然从马上坠落,要么就是在宫中走着走着突然间摔得鼻青脸肿。可是,每一次光王都挺过来了,毫发无损。

此后在一个大雪的日子里,武宗又邀请宗室出游,其中就有光王,喝完酒到了深夜,回到宫后有微微醉意的光王再一次意外的摔下马来,昏倒在雪中。很快漫天大雪就把光王覆盖了,很多人都认为这次李忱肯定回不来了。然而,第二天一早,人们却在十六宅里看见了光王,一个活的光王,虽然鼻青脸肿,一瘸一拐的。武宗没有耐心了,他命令四名内侍宦官绑架光王,把他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扔进了宫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劝武宗干脆把这个傻子杀了,一了百了。武宗马上就同意了。 可是,武宗没有料到,仇公武并未杀死李忱,而是将他从宫厕中捞了出来,然后把他藏进装粪土的车中,偷偷运出了宫。

从此以后,光王流落人间,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武宗病重,他再次到了长安,这个命运多蹇、九死一生的光王,这个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终于在宦官仇公武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并且成了皇太叔。虽然天子有儿子,并且其他亲王也智力健全,可是,这个时候的大唐,宦官乱政,李忱是由太监拥立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傀儡,傻子光王成了不二人选。当他以储君的身份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他变了,过去那种自闭木讷的神情、空洞散乱的目光、怯懦萎靡的状态,全部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威严而自信的脸庞,一双睿智而深邃的目光,以及沉着有力的言谈和大气雍容的举止,看上去不但和从前的光王判若两人,而且根本不像是一个尚未正式即位的储君,更像是一位御极已久的成熟帝王。

武宗驾崩后,光王即位,是为唐宣宗。看到脱胎换骨的光王,满朝文武感到了莫大的惊讶,也感到由衷的庆幸。因为他们知道,这三十七年来,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个光王。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事必亲躬,换用朝廷官员,大唐朝廷上的朋党之争慢慢消散,遏制了宦官干政之风,而且收复了河湟。沦陷了将近百年的河湟,历代君王都想收复此地区,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武宗年间,吐蕃开始内战,走向衰败,到了宣宗的时候,大中三年二月,原本由吐蕃控制的秦州、原州、安乐州以及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靖、木峡、六盘这“三州七关”,突然在一夜之间全部归降大唐。宣宗即刻诏命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等地驻军出兵接应。到这一年七月底,唐朝军队全部进驻,三州七关正式收复。

八月,三州民众一千多人扶老携幼来到长安朝见天子。宣宗李忱登延喜门接见。三州父老欢呼雀跃,立刻脱下胡服,换上唐装。围观军民欢声雷动。 本来,三州七关的收复就已经够让大唐臣民出乎意料了,可他们绝对不敢想象,短短两年后,所有河湟失地竟然会被一个叫张义潮的人一一收复,并且全部回归大唐帝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