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后期时,为什么统治者那么信任宦官呢?

唐朝中晚期时,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为什么统治者那么信任宦官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知秀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宦官专权是导致大唐灭亡的一大毒瘤,中晚唐的十二位皇帝中,有八位是被宦官拥立上台,还有一位唐敬宗,竟被太监刘克明谋杀。

与边关的将军们和外朝的大臣们相比,太监离皇帝更近,如果他们一旦起了歹心,后果是相当可怕的。皇帝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唐代宗、唐德宗、唐文宗为了铲除宦官都下了很大的气力,但都收效不大,宦官依旧权势滔天。那么,是何时造成这种局面的呢?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平已不再是时代的主旋律,转换成了无穷无尽的战争,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中原与外族,不停地打。所以,文官对于皇帝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朝廷的中坚力量成为带兵的将军。

按说以战争为主的形势下,皇帝应该器重将军才对,宦官为何如此拉风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从大唐的兵制说起:

大唐从立国以来,一直施行府兵制,这是一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兵户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地方军府组织训练,一旦有战争大家各自回家抄家伙,带粮食,然后由地方折冲校尉与果毅校尉带领,跟着朝廷指定的将军出征。

打完仗后,府兵们都麻麻利利往回赶,如果将军们动员他们造反,对不起,没时间跟您耽误工夫。因为朝廷对府兵免税,他们还要回去种地呢。

那时的将军们也不固定,没有文武之分,平时各有司职,打仗时奉命出征。即便是十六卫的专职将军们,除了有限的京城守卫任务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光杆司令。所以,施行府兵制时,要造反很困难。

但从高宗时期开始,仗越打越大,越打越远,府兵们常年在外征战,十分辛苦,不但没了种地的时间,说不定回来时媳妇都跟了别人。而且,随着官员腐败与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立了功的府兵们回来领不到应有的勋田,死了的将士家属得不到应有的抚恤,使府兵制的优势荡然无存。所以,府兵们纷纷逃亡。

玄宗时期,干脆废除了府兵制,施行了募兵制。在边疆地区设置了节度使,由他们管理周边州县,收上来赋税自行招募士兵。这样一来,士兵们只有跟着节度使打仗才有饭吃。

所以,士兵们只知效忠于将军,而不知有皇帝,朝廷的军队仿佛成了将军们的私人财产。一旦遇上一个像安禄山那样有野心的节度使,叛乱就会爆发。这便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一大原因。

唐玄宗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害,他的儿子肃宗,孙子代宗逐渐明白了过来。不论安禄山、史思明也好,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也罢,这些节度使都是一丘之貉,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谁都说自己精忠报国,但这种东西过于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皇帝不可能把信任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忠心之上。而太监却不一样,他们可能贪恋权力,爱财如命;可能心胸狭隘,不学无术,但唯独不会造反。因为注定没有后人,得天下有何用处呢。况且,太监身份卑微,唯有靠着主子才能狗仗人势,离开了主子,就是丧家之犬。

代宗花大力气干掉了专权擅势的大宦官李辅国,然而吐蕃进犯长安时,却没有一个节度使带兵勤王,唯有太监鱼朝恩带领神策军前来救驾。

德宗将专权的宦官一网打尽,委任文臣白志贞掌管禁军,但在叛军攻打长安的关键时刻,腐败的白志贞竟招不来一兵一卒,唯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带领一帮小太监奋力厮杀,保住了德宗一条命。

而与太监们相比,帝国倚重的将军们,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们,比如仆固怀恩、李怀光等人,不但不来救驾,反而接连造反。

如此巨大的反差,怎能不令皇帝们心塞,关键时刻还是太监贴心啊!所以,皇帝宁愿信太监,也不信将军。

就这样,宦官掌控禁军,制衡武将,监视百官,虽是奴才,但却成了中晚唐那一百五十年中最拉风的一群人。当他们权力大到一定程度时,至高无上的皇权便会出手,想方设法扶持新一波太监来取代他们。

于是,中晚唐的帝王们便陷入了一面打击专权擅势的宦官,一面又扶持信得过的宦官去专权,这样一个循环中。大唐王朝也随着这样的周而复始,逐渐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