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英语方法:从“亚瑟小子”说起

我有一儿一女,而且是我认为最好的组合——兄妹,因而有些以兄妹为主角的童书,很容易被我们全家喜欢,比如“亚瑟小子” 。

不过,我们喜欢“亚瑟小子”更因为这套书在学英语的妈妈群体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通过绘本阅读进行英语家庭学习的重要篇章。在各个主要的家教论坛中,这套书的好评度和使用率都很高。囿于原版童书的难以寻觅和价格高昂,“什么时候能出双语版”成了更多家长的期盼。

于是,成功引进出版“贝贝熊双语版”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把家长们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要双语版

要怎样的双语版?很多引进版的系列童书,因为原本是为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量身定做,有其特定的语言、文化、生活背景,单纯译成中文出版,有时候会让家长们觉得平平淡淡,性价比不够有吸引力。

“亚瑟小子”是个庞大的系列,内容包含了主人公从学前到小学,从家长里短到园所教育、同学情谊各个方面,是一套偏重于习惯养成和心智提升的儿童成长童书。双语版的“亚瑟小子”功效倍增,完全可以作为对孩子进行持续英语启蒙的最佳读本。毕竟“亚瑟小子”是仅仅在美国就畅销了6500万册的英语娃娃们喜爱的童书啊,有句广告语怎么说来着,“把美国孩子的教材搬到家里!”

编排形式上我觉得也很好,中英文分别独立编排,前面部分等同于原版书,让孩子“先”喜欢上童趣洋溢的英语绘本故事,慢慢建立起愿意接近、喜欢“英语书”的感觉,后面配合有缩略图的译文部分,又能恰到好处地起到辅助而不干扰的作用。需要说明一点,为了让小朋友在学习地道原版英语的同时,也能从中文译本中获得符合中文语感文法的更为亲切流畅的听读体验,这套书采用了相对灵活而非严格细究词句对应的翻译形式。我比较赞同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集中在故事本身,从阅读故事的乐趣中获得整体的语感,从两种语言中都读出原汁原味的地道,比原版书更增值,价格却等同于一般中文童书,性价比不同一般。

附在其后的中文

要这样读

“亚瑟小子”中的故事是很多孩子都会实实在在经历的生活“小事”,英文用词简单地道,而且是完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平时的口语练习中经常可以用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娃娃的实际情况,或亲子共读,或鼓励孩子自己阅读。

亲子共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自信满满——哪怕你总是担心自己的口音不标准、节奏不协调,都没关系——你是在给孩子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英语绘本只是我们共读的众多童书之一,我们是在读有趣的书,而不是在“学习英语” !

当然,亲子共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单词和表达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可以提前做些功课。如果孩子已经开始独立阅读,也不必担心,孩子们完全可以通过读图来弥补,并能通过熟悉故事情节对不熟悉的单词形成一些概念和预测。我个人不建议让孩子像我们当年“学英语” 那样看到生词就赶紧“消灭”,记住,“亚瑟小子”这样的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们“悦读”,让孩子们通过好故事培养起读英语、学英语的兴趣。

在我看来,英语家庭启蒙从听开始,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阅读简单有趣的绘本和较低级别的分级阅读素材。入门以后,就可以读双语版“亚瑟小子”啦,孩子可以听懂、看懂。而且,“亚瑟小子”属于那种能伴随孩子长大的童书大系,一贯的幽默表达,不一样的成长内容,持续读下来孩子们很是喜欢,这种喜欢会抵消孩子对于独自阅读英语故事的畏难情绪。而且,长短适宜的故事也可以保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我家儿子就是这样读过来的。不过,一开始,我们是你一页、我一页轮流读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的阅读感觉渐入佳境。

这套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共读,等学过phonics以后,还可以用来练习拼读。

要好榜样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大脑在快速发育中,空白处很多,吸收性很强,富于模仿性。他们无法对成长环境中遇到的各种状况进行辨析,会照单全收地刻进身、心、灵——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之中就受到好的影响,反之对不良的言行也照样依葫芦画瓢,“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亚瑟小子” 是少有的极具正能量的男生代表,是一个真正正在健康快乐成长的“人” 的形象!亲子共读时,孩子们一定会被故事打动,并无形中习得书中人物积极正面的言行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套书中,爸爸妈妈从来不缺席,爸爸总是“勇于”授权亚瑟独自去承担一些任务,并给予鼓励、包容和支持;妈妈也会适时地提出各种建议,让孩子们始终积极阳光并富有行动力。我们做家长的希望孩子能从亚瑟身上习得好的素养,同样也应该从亚瑟的爸爸妈妈那里学习他们如何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多利用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提供一些积极的可供模仿的案例,多给孩子们一些正面的影响。还有互动的设计。

有时候,一些美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等待的

一套好书,总能带给我们满满的收获,“亚瑟小子”更多的闪光点等待大家自己去发现,也许需要花些时间,借用《全家一起去滑雪》中妈妈的一句妙语来结尾——“有时候,一些美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等待的”。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